網站地圖 搜尋文章 一般版 黑底色版 大字版
中華民國視網膜色素病變協會
:::左側區塊

台美研製人工視網膜 盲人可復明

發佈日期:2007/06/07 pm07:32:36

內容:
視網膜病變致盲者福音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全球有超過四千五百萬視障人口,繼美國推出第一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後,交通大學昨日宣布,將與美國研究團隊合作,於年底同步進行第二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人體試驗,後天眼盲病患眼部裝上晶片後,將可重見光明、辨識人臉。

後天眼盲病患多是因視網膜色素變性或老年黃斑部病變,導致視網膜病變進而失明,人工矽視網膜晶片正是用來取代視網膜感光細胞。作法是患者配戴設有微型照相機的眼鏡,擷取視覺訊息後轉換成眼睛能接受的訊號,另在視網膜外部貼上電極陣列晶片,取代感光細胞接收訊號送至腦部。

台美年底同步人體試驗

人工矽視網膜晶片的研究是美、日、德、澳等各國競爭研發的重要項目。交大校友、加州大學克魯茲分校教授劉文泰在杜克大學、加州大學一路帶領的研究團隊,於美國首先推出全球第一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今年與台灣的交通大學等合作,將於年底在美國、台灣兩地,同步進行第二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人體試驗。

第二代矽晶片無線傳輸

第一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體積較大,視覺訊息必須由位於耳朵後的電子傳輸器,透過隱藏於皮膚下的線路「有線」傳送到眼部的晶片,手術時間至少八小時,影像是黑白的,且僅有十六畫素。

64畫素可清楚辨識人臉

第二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尺寸縮小,手術時間縮短為一小時,視覺訊號也改為靠著電波「無線」傳輸,畫素提升到六十四畫素,可看得更廣更細,並可清楚辨識人臉。

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指出,相關人體試驗已經在美國取得許可,預計做六十例,台灣將做五例,預定將與榮總、台大醫院合作。

五年內上市費用約百萬

人體試驗最少進行兩年,希望五年內可量產上市,估計量產後的視網膜晶片費用將可由目前的十五萬美金降至三至五萬美金(約台幣百萬)。

事實上,連美國知名盲人歌手史提夫汪達,也在視網膜晶片人體試驗的排隊名單當中,他在一九九九年因為聽聞有美國研究團體進行研發,透過美國人權牧師賈克傑克森與研究團隊聯繫。

劉文泰表示,出生兩個月就因為視網膜病變而失明的史提夫汪達表示,他最大心願就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小孩」。

這項研究因而引起全美矚目,甚至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曾在國會演說時呼籲全球重視這項研究發展,希望能為全球視盲人口帶來新的希望

原文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7/today-t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