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3/02/26 am09:31:43
內容: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2月22日 下午1:40 相關內容 看相片 德國研究利用在視網膜後方連接微晶片再讓大腦處理數據的方式,讓 … 今年2月,台灣交大校友劉文泰教授開發的人工視網膜「阿格斯第二代系統」(Argus II system)獲得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未來在美國將可合法植入人眼,造福因視網膜變性而失明的病患。除此之外,人工視網膜的科技又再添一則新進展,德國科學家研發的阿爾發IMS系統利用在視網膜中植入電極晶片的技術,讓失明者重見光明。(影片/取材自YouTube)
/>▲ 德國研究利用在視網膜後方連接微晶片再讓大腦處理數據的方式,讓患者恢復部分視力。
根據美國《The Verge》科技新聞網站報導,由德國圖賓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übingen)研究團隊所開發的「阿爾發IMS系統」(Alpha IMS)可以讓眼睛感光細胞受損的視網膜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患者,重新接收到外界的光線與看見基本形體。 微晶片本身長寬僅3毫米,厚度小於100微米,甚至比人類的頭髮還要細小,而相對於其他視網膜植入技術提供100像素的影像而言,微晶片上頭負載1500個感光器,可以負責接受訊號到大腦,大腦神經經過電脈衝處理數據信號後,可產生約1500像素的黑白影像。目前在9位接受此系統治療試驗的患者中有8名成功,可以辨析人的微笑、有無戴眼鏡,物體包含電話、刀具、門把,甚至紅酒與白酒的分辨。 研究專家埃伯哈特( Eberhart Zrenner)指出,這項技術的優勢在於患者的眼睛轉動與微晶片接收到的訊號有一致性,亦即不必藉由外在輔助眼鏡來偵測光線等訊號,不過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讓晶片可永久存於人體中,並解決體內水與離子會侵蝕電子晶片的問題。此外,這種方法僅對於視網膜變性患者有成效,如果因視神經系統受損而導致失明,就無法處理接收訊號。
來源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E4%BA%BA%E5%B7%A5%E8%A6%96%E7%B6%B2%E8%86%9C%E6%96%B0%E9%80%B2%E5%B1%95-8%E7%9B%B2%E8%80%85%E9%87%8D%E8%A6%8B%E5%85%89%E6%98%8E-054014145.html
|